東波有色金屬礦是中高溫熱液充填交代鉛鋅礦床,賦存于泥盆紀灰?guī)r中,礦巖均穩(wěn)固。礦體數目多,分布不集中,且形態(tài)復雜。礦體走向20~200m,厚度0.5~12.5m,傾角60°~85°,局部50°左右,采用淺孔留礦法回采,階段高45~55m,礦塊長40~60m,間柱寬8~12m,頂柱高5m,底柱高5~7m。
將 頂底 柱 與 間柱完 全 回采 以后 的應 力集中情況 , 從圖上可以看 出, 當所有礦柱都 回采后 , 局 部剪切破壞 主 要 集 中在 采 場頂 板 和兩 側 的 中間部 位, 由工程地質調查結果可知該礦區(qū)巖體完整性和連 圖 1 采 場 結 構 布 景 續(xù)性 較好 , 氏系 數 較 高 , 以礦 柱 回采 后整 個采 空 普 所 2 3 材 料參 數 . 區(qū)不會出現(xiàn)很大 的破壞, 但如果局部巖體較為破碎或 存在結構 面 , 應對 該處 礦柱予 以保 留. 數值計算結果的可靠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 巖體宏觀力學參數選取 的合理性 , 由于現(xiàn)場具體條 件及技術上存在 的問題 , 在礦 山作原位大型巖體力 學參 數試 驗是 十分 困難 的 .一般 工程則 以實驗 室?guī)r 塊試 驗為 基礎 , 同時考 慮 巖體 的結 構效應 , 結合 工程 實踐對巖塊力學參數進行適當修正得到數值計算所 用的材料參數
用兩種方法回采礦柱。一是隨礦房上采回采頂柱和上階段底柱,間柱則以礦塊天井(在間柱中)作切割井,隨礦房放礦用淺孔爆破采掉一半,另一半留作永久礦柱。另一種(也是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用中深孔回采(見下圖)。礦房放空后先采頂柱和上階段底柱,后采間柱,或頂底柱和間柱同時回采。將原有電耙巷道或沿脈巷道斷面擴大為2.6×2.6m作為底柱鑿巖巷道;自礦塊天井掘下盤穿脈巷道,由此沿下盤掘15~20m頂柱鑿巖巷道;間柱中每三個原有聯(lián)絡道所控高度作為一個分段,分段鑿巖水平上的聯(lián)絡道擴寬至上下盤內0.5~1.0m。用YGZ-90型鑿巖機在分段鑿巖水平中打扇形(頂、底柱中)或平行炮孔(間柱中)??讖?5mm,最小抵抗線為1.5~1.8m,孔底距1.5~2.2m,最大孔深為12m。

東波有色公司留礦法礦柱回采圖
1—分段巷道;2—間柱;3—天井;4—中深孔;5—底柱;
6—頂柱鑿巖巷道;7—電耙巷道;8—頂柱;9—斗頸;10—聯(lián)絡道
兩種方法的主要指標如下表。
淺孔和中深孔回采礦柱主要指標一覽表
指標名稱
|
中深孔回采
|
淺孔回采
|
|||||
頂柱
|
底柱
|
間柱
|
頂柱
|
底柱
|
間柱
|
||
采切比(m/kt)
鑿巖(噸/臺班)
|
7.21
142.7
|
3.96
151.1
|
5.49
134.2
|
72.2
|
69.6
|
72.2
|
|
工作面工人
動動生產率
|
(噸/工班)
|
29.3
|
32.4
|
24.7
|
18.4
|
17.5
|
18.4
|
13.4
23.2
|
14.3
21.6
|
15.2
20.9
|
5.9
19.1
|
7.1
18.6
|
50.0
19.1
|
||
礦石損失率(%)
礦石貧化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