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xiāng)們,受中鋁公司黨組的委托,我們來看望大家啦!”7月6日上午,在湖北省陽新縣三溪鎮(zhèn)丫吉小學受災群眾安置點,中鋁公司掛職扶貧干部、陽新縣委副書記陳立彬,陽新縣政府副縣長邱治國一行向該安置點的受災群眾表示問候,并為他們送去了臨時生活費和救災物資。這只是中鋁公司掛職扶貧干部落實中鋁公司黨組要求代表公司黨組對受災鄉(xiāng)村和群眾進行慰問,并竭盡全力與陽新人民一起早日取得抗洪救災全面勝利的一個片段。中鋁公司黨組千里之外的牽掛,將負責任的央企與革命老區(qū)的數(shù)萬名受災群眾的心緊貼在一起。
群眾受災,中鋁公司在千里之外牽掛
陽新縣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北氣流交匯帶,是湖北省三個暴雨中心之一,自6月下旬開始持續(xù)降雨,其中27日至28日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達到203.4毫米。28日凌晨5時許,該縣浮屠鎮(zhèn)陳秀村和縣經濟開發(fā)區(qū)塘堍村交界地的玉湖截流港出現(xiàn)潰口,導致截流港周邊400多畝農田被毀,2000多畝魚池被淹,1.1萬人需要緊急轉移。同時,洪水直流而下,影響到陽新縣興國鎮(zhèn)城區(qū)5.9萬人。此外,天氣預報提醒“7月1日至4日,陽新縣將迎來今年梅雨期的第四輪強降雨,全縣有暴雨,部分地區(qū)大暴雨,降雨量一般在150至200毫米之間,局部達到250毫米以上,伴有雷電、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千里之外陽新縣的災情牽掛著中鋁公司黨組的心。當駐點干部將有關情況向中鋁公司匯報后,中鋁公司黨組領導立即提出“掛職干部要代表公司黨組對受災鄉(xiāng)村和群眾進行慰問,帶去公司黨組的關懷,并竭盡全力與陽新人民一起早日取得抗洪救災的全面勝利”的明確指示,同時安排了專項資金,由駐點扶貧干部結合實際將公司黨組對受災群眾的關心落到實處。
堵住潰壩,中鋁公司為“七勇士”點贊
接到中鋁公司黨組的指示,正在省城開會的中鋁掛職干部陳立彬立即電話與浮屠鎮(zhèn)黨委書記馬哲強聯(lián)系,探討了封堵潰口的措施,了解了抗洪物資、人力的調配情況,表達了中鋁公司黨組的關心,安排資金為陳秀村、塘堍村解決部分急需抗洪物資。在省、市、縣、鎮(zhèn)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的現(xiàn)場指揮下,經過武警部隊、公安消防、公安特警和基層民兵、黨員干部260多名搶險人員近21個小時的晝夜奮戰(zhàn),截流港于29日凌晨2點50分封堵基本成功。第二天,中鋁公司派人深入現(xiàn)場進行了巡查,并勉勵鎮(zhèn)村負責人堅持做好巡查加固工作,堅決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全面做好防大汛、(下轉三版)(上接一版)抗大洪、長期作戰(zhàn)的準備。
在封堵玉湖港潰口的過程中,有7位鏟車、挖掘機師傅被鄉(xiāng)親們稱為“玉湖抗洪搶險七勇士”:將挖掘機開到最危險的潰口處的周師師傅在現(xiàn)場奮戰(zhàn)了近30個小時,長時間的體力透支,令他嗓子嘶啞,在氣勢洶洶的洪水旁,挖掘機如同鋼鐵巨人,從“鐵肺”發(fā)出聲聲轟鳴,他穩(wěn)穩(wěn)地掛擋、旋轉,眼睛一眨不眨,一斗斗的土石方被扒入洪流;年輕的吳加余師傅工作時間最長,30多個小時開著車進去,因堤面窄而倒著車回來,他不記得來來回回跑了多少趟,當他爬下鏟車時,突然眼前一黑,栽倒在地;還有18歲的周志奇、30歲的邢際芳……
中鋁公司為七勇士點贊!7月5日,陳立彬再次深入玉湖港潰口處查巡封堵后的截流運作情況,并代表中鋁公司黨組慰問了周師等英雄人物。面對中鋁公司的慰問,41歲的周師一改抗洪的焦急與鎮(zhèn)定,十分靦腆地說:“這是我應該做的,感謝中鋁公司的關心!”
最后,陳立彬還與鎮(zhèn)村負責人一起探討了400畝水田顆粒無收后的挽救措施:洪水退后,發(fā)動鄉(xiāng)親們抓緊清淤;中鋁公司將免費為他們提供優(yōu)質稻種,采取灑播等合適方式抓住季節(jié)的尾巴,努力將受災損失降到最低!
未雨綢繆,中鋁公司派駐第一書記受稱贊
為幫助革命老區(qū)貧困村早日脫貧致富,中鋁公司向陽新縣柏樹派駐了第一書記張濤。柏樹村有山塘13口,萬方以上水庫2口,防汛任務較重。在汛期來臨之前,張濤同村“兩委”班子一道多次帶隊巡檢了村里的山塘和水庫,及時治理堤壩滑坡1200立方米,整修了啟閉機、閘口等安全隱患問題,為安全度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張濤還建議村委購買了編織袋、木樁、雨鞋、鐵鍬、抽水泵等防汛物資;發(fā)動村民,組織成立了村級防汛應急隊伍,在各居民小組成立應急小分隊,及時掌握汛情,做到防患于未然。
6月下旬,長期在艱苦一線工作的張濤病倒了。接到中鋁公司關于抗洪救災的指示精神后,張濤帶病趕回村里,組織所有村委干部全天24小時值班,取消周末休假,全面巡查排險,重點監(jiān)控山塘水庫。但是,由于降雨量大,受長江水位上漲的影響,積水無法及時排出,導致柏樹村淹沒水稻田600畝、玉米田130畝、花生黃豆田160畝、西瓜田60畝,直接經濟損失50余萬元。災情發(fā)生后,張濤帶領著村委干部和群眾一起,組織生產自救,調來水泵,不間斷抽水,搶救農田,盡力挽回農民群眾經濟損失。
此外,張濤還擠時間,不顧路滑,不顧自己的傷病,一家家走訪、耐心勸說低洼地段的住戶和危舊房住戶,及時撤離。目前,該村雖倒塌房屋1幢,但未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中鋁公司黨員干部所作所為得到了當?shù)厝罕姷膰K嘖稱贊。
永不凋零,中鋁人心中的“白蓮花”
她是李蓮,任職僅20個月的陽新縣汪武頸村婦聯(lián)主任,中鋁人心中的一朵“白蓮花”,給該村480戶村民留下縷縷清香,卻在倏忽間隨水漂逝,花魂永存。
6月28日凌晨4點,在趕赴防汛排險一線途中,李蓮不幸被洪水卷走,她的電動車后座上捆著在家里搜集到的用于防汛用的編織袋,直到15小時后遺體才被找到,村民奔走哭泣。她做事勤奮、熱心助人、思想先進、勇于擔當……她走后,留給人們的除了無限的嘆惋哀傷,更多的是滿滿的正能量。
29日,中鋁公司的愛心慰問款通過縣婦聯(lián)副主席石子倩送到李蓮的家中,李蓮的女兒在石子倩的懷里哭成了淚人……
7月4日上午10時,天空細雨綿綿,青山松柏蒼翠,一場簡短、沉痛的抗洪英雄李蓮遺體告別儀式在陽新縣殯儀館舉行。中鋁公司和社會各界以不同的方式向李蓮告別。
“白蓮”綻放,花魂永存。英雄李蓮,一路走好!
當前,陽新的防汛等級一再提升,抗洪搶險正進入最關鍵的時刻,至7月4日12時,暴雨造成陽新直接經濟損失約8371萬元,受災人口61760人,緊急轉移1336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3.6萬畝,絕收4.1萬畝;倒塌民房99戶171間,嚴重損壞房屋132戶226間;2萬余畝魚塘被淹,堤防進一步受壓,寶塔湖隔堤、大泉湖堤、南北湖堤等多處出現(xiàn)險情,加固搶險工作還在持續(xù)地進行。中鋁公司將與陽新縣廣大干部群眾心連心,堅定信心,咬緊牙關,加強抗洪救災工作,力所能及地幫助受災群眾恢復生產,奪取抗洪救災的全面勝利?。狼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