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鋁價在增產和復產預期的重壓下,多頭離場,投機空單躍躍欲試,雖然近月鋁價仍在 12000 以上,不過得益于低現貨庫存,行情尚未出現拐點,但遠期貼水已有收窄跡象。國內鋁價的走弱使得滬倫比從 8.0 逐漸回落到 7.5,或許利好出口,也可能因國內消費淡季的預期出現一定規(guī)模的內外正套操作。
鋁價短期利好方面主要是:(1)供應增加幅度仍舊較慢,雖然復產的企業(yè)較多,不過總體規(guī)模仍比較有限,基本面尚未出現由量到質的變化。(2)4,5 月份的經濟數據對比一季度已出現下行風險包括固投等數據增速下降,全球多國的貨幣寬松政策可能拉中國上車相向而行,存在擴大宏觀政策刺激的可能。(3)不能過于沽空消費,雖然消費環(huán)比已經有所偏弱,但總體仍保持平穩(wěn),9 月初在杭州召開的 G20 會議,獲悉 8 月份會要求周邊的加工企業(yè)停產限產,鋁材的剛需可能提前,在 7 月份出現較強勁的現貨采購補庫,帶動期貨反彈。
鋁價長期利空方面主要是:(1)供應趨勢是只增不減,成本毫無支撐,雖然六家鋁企開會商討維護鋁價,但形式大于內容,即使鋁價跌破 11000 元也不存在減產的可能,最多是放緩復產和投產。(2)庫存的拐點并非是基本面狀況,而是基本面預期,庫存下降說明消費強于供應,庫存增加則說明消費弱于供應,在供應增加趨勢成為市場共識的情況下,庫存的拐點會增加資金做空鋁價的信心。(3)持倉不斷下降,多頭資金已經撤離,越來越多的資金等待基本面發(fā)生質變拋空,由于盤面較輕,一旦出現空頭主力,鋁價很容易破位下跌。(4)時間不利于多頭,由于當前鋁價仍能維持絕大部分企業(yè)的利潤,復產和投產在繼續(xù),當預期成為現實,鋁價趨勢已轉空,高低已不是關鍵。如果鋁價維持在復產企業(yè)的盈虧平衡點,則會打消復產動機,下半年基本面存在推動鋁價反彈的可能。
總體分析,鋁價的 back 結構會繼續(xù)存在到 7 月中旬,短期在換月后,鋁價主力有反彈到 12000 以上的可能,最高至 12300,但鋁價未來趨勢是偏空的,底部不做預測。由于前文提到在 8 月份以前不可過于沽空消費,因此做空時機目前尚未到來,仍需觀察供應的變化。(杜軍堂)
2016年6月13日,美國對華鋁型材作出反補貼行政復審初裁,初步裁定廣東中亞鋁業(yè)有限公司、肇慶新中亞鋁業(yè)有限公司及其他2家關聯公司的補貼率為199.27%,包括江河集團(Jangho Group)在內的44家企業(yè)的補貼率為20.62,同時初步裁定取消對包括南南鋁集團(Alnan Aluminum Co. Ltd.)在內的124家企業(yè)的本次反補貼行政復審。利益相關方應于本行政復審初裁公告發(fā)布之日起30日內提交案件摘要材料。
2015年7月1日,美國對華鋁型材發(fā)起本次反補貼行政復審調查,涉案產品海關編碼為9405.99.40.20、8424.90.90.80、9031.90.90.95、7616.10.90.90、8418.99.80.50和8418.99.80.60. 等。
2015年,全球鋁價低迷,同時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中國關停了約380萬噸的電解鋁產能。分析人士認為,這部分鋁產能或許不會永久關停,短期來看雖然有部分復產,但整體復產的動力不大。不過新產能依然在投入生產,預計今年鋁價表現或先揚后抑。長期來看,供給側改革能否發(fā)力需要需求側的配合,包括產品結構調整和出口兩方面。
英國商品研究所(CRU)鋁部亞洲區(qū)研究總監(jiān)萬玲在“第十三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表示,2000年以來中國電解鋁產能快速增加,使得行業(yè)出現了過剩問題。實際上2005年中國就已經成為電解鋁凈出口國。
從供給情況看,2000年以來,中國電解鋁產能每年都在快速增加,2000年時為284萬噸,2015年就達到3800萬噸,預計2016年會進一步增長到4100萬噸。也就是說,過去16年內,中國電解鋁以每年200-300萬噸速度在增加。其背后原因是中國需求比較強勁。
她介紹,以前全球電解鋁產能增加主要來自三個地區(qū):中國、中東和印度。但現在情況有所變化,全球電解鋁產能增加主要來自中國的三個省區(qū):山東、新疆和內蒙古。原因是這三個省區(qū)在生產方面存在優(yōu)勢,成本較低。
從產能的關停速度來看,萬玲表示,2015年和2008-2009年是電解鋁產能關停比較快的兩個時期。在其他時間,尤其是2000年后,中國電解鋁產能關停比較緩慢。2000年以后,除了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電解鋁產能下降以外,其他年份幾乎每年都有兩位數以上的增速。
“2008、2009年關停主要是金融危機打擊了市場信心;2015年關停除了價格比較低迷、需求有所下降有關之外,也與供給側改革政策的推行有很大關系。”她說。
2015年,受價格低迷影響,中國關停了約385萬噸左右電解鋁產能。據介紹,這部分產能主要是一些高成本產能或網電鋁廠產能,主要集中在甘肅、青海及四川、貴州等地區(qū)。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5年關停的電解鋁產能中,有不少國企的產能。
“在過去,國企產能盡管盈利較少甚至虧損,但關停速度比較慢,這說明了供給側改革的實際推進力度有限。”萬玲說。
關閉的380萬噸電解鋁產能會不會重啟?
“短期來看,這部分產能重啟非常緩慢。”萬玲認為,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這部分關停產能本身就是高成本產能。企業(yè)擔心重啟以后供應再度過剩導致的經營虧損。其次,去年電解鋁產能關停期間,尤其去年年底時候,由于地方政府不希望這些產能進行關停,在電費上對企業(yè)作出很大讓步;但今年以來,鋁價漲了20%以上,地方政府也逐步取消電費優(yōu)惠幅度。第三,重啟資金相對比較緊張。
那么,長期來看,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未來中國電解鋁產能會否停止增加呢?
中國電解鋁產能未來還會繼續(xù)增加。”萬玲認為,雖然整體復產比較緩慢,但一些新產能仍在投產,預計今年全年新投產產能約在100-200萬噸,今年下半年第三、四季度,電解鋁產量增加將較為明顯。屆時鋁價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萬玲預計,未來5年中國電解鋁產能大概增加1000萬噸左右。這一規(guī)模不容小覷。她認為,供給側改革的發(fā)力,離不開需求側的配合:電解鋁能否在現有領域內進一步擴大消費。其需求的擴大與否主要來自幾個方面。首先是未來幾年印度、東南亞以及非洲等新興市場的需求力度。其次,鋁行業(yè)或者下游加工企業(yè)能否進行結構升級,從中低端的產品逐漸轉移到一些高端產品,或擴大中高端產品的供應量。如在建筑鋁模板中的鋁消費,未來能夠擴大很多,預計在1000萬噸以上。第三是出口情況。“國際市場對鋁消費至關重要,也是需求側能不能發(fā)力一個主要因素。”
據介紹,2015年我國鋁出口在500萬噸左右,預計2016年能夠達到600萬噸左右。
就今年鋁價走勢而言,萬玲認為,其表現或先揚后抑。“去年以來的去產能過程中,中國需求好于預期,鋁庫存持續(xù)下降,所以今年以來鋁價整體呈上揚態(tài)勢。但下半年新投產產能會給鋁價格帶來一些壓力。”
不過,來自山東、新疆和內蒙古這三個地區(qū)的新產能具有生產電解鋁的優(yōu)勢。因為許多是低成本項目,隨著這些項目逐漸投產,中國電解鋁成本重心將會下移,對外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
鋁價短期利好方面主要是:(1)供應增加幅度仍舊較慢,雖然復產的企業(yè)較多,不過總體規(guī)模仍比較有限,基本面尚未出現由量到質的變化。(2)4,5 月份的經濟數據對比一季度已出現下行風險包括固投等數據增速下降,全球多國的貨幣寬松政策可能拉中國上車相向而行,存在擴大宏觀政策刺激的可能。(3)不能過于沽空消費,雖然消費環(huán)比已經有所偏弱,但總體仍保持平穩(wěn),9 月初在杭州召開的 G20 會議,獲悉 8 月份會要求周邊的加工企業(yè)停產限產,鋁材的剛需可能提前,在 7 月份出現較強勁的現貨采購補庫,帶動期貨反彈。
鋁價長期利空方面主要是:(1)供應趨勢是只增不減,成本毫無支撐,雖然六家鋁企開會商討維護鋁價,但形式大于內容,即使鋁價跌破 11000 元也不存在減產的可能,最多是放緩復產和投產。(2)庫存的拐點并非是基本面狀況,而是基本面預期,庫存下降說明消費強于供應,庫存增加則說明消費弱于供應,在供應增加趨勢成為市場共識的情況下,庫存的拐點會增加資金做空鋁價的信心。(3)持倉不斷下降,多頭資金已經撤離,越來越多的資金等待基本面發(fā)生質變拋空,由于盤面較輕,一旦出現空頭主力,鋁價很容易破位下跌。(4)時間不利于多頭,由于當前鋁價仍能維持絕大部分企業(yè)的利潤,復產和投產在繼續(xù),當預期成為現實,鋁價趨勢已轉空,高低已不是關鍵。如果鋁價維持在復產企業(yè)的盈虧平衡點,則會打消復產動機,下半年基本面存在推動鋁價反彈的可能。
總體分析,鋁價的 back 結構會繼續(xù)存在到 7 月中旬,短期在換月后,鋁價主力有反彈到 12000 以上的可能,最高至 12300,但鋁價未來趨勢是偏空的,底部不做預測。由于前文提到在 8 月份以前不可過于沽空消費,因此做空時機目前尚未到來,仍需觀察供應的變化。(杜軍堂)
2016年6月13日,美國對華鋁型材作出反補貼行政復審初裁,初步裁定廣東中亞鋁業(yè)有限公司、肇慶新中亞鋁業(yè)有限公司及其他2家關聯公司的補貼率為199.27%,包括江河集團(Jangho Group)在內的44家企業(yè)的補貼率為20.62,同時初步裁定取消對包括南南鋁集團(Alnan Aluminum Co. Ltd.)在內的124家企業(yè)的本次反補貼行政復審。利益相關方應于本行政復審初裁公告發(fā)布之日起30日內提交案件摘要材料。
2015年7月1日,美國對華鋁型材發(fā)起本次反補貼行政復審調查,涉案產品海關編碼為9405.99.40.20、8424.90.90.80、9031.90.90.95、7616.10.90.90、8418.99.80.50和8418.99.80.60. 等。
2015年,全球鋁價低迷,同時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中國關停了約380萬噸的電解鋁產能。分析人士認為,這部分鋁產能或許不會永久關停,短期來看雖然有部分復產,但整體復產的動力不大。不過新產能依然在投入生產,預計今年鋁價表現或先揚后抑。長期來看,供給側改革能否發(fā)力需要需求側的配合,包括產品結構調整和出口兩方面。
英國商品研究所(CRU)鋁部亞洲區(qū)研究總監(jiān)萬玲在“第十三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表示,2000年以來中國電解鋁產能快速增加,使得行業(yè)出現了過剩問題。實際上2005年中國就已經成為電解鋁凈出口國。
從供給情況看,2000年以來,中國電解鋁產能每年都在快速增加,2000年時為284萬噸,2015年就達到3800萬噸,預計2016年會進一步增長到4100萬噸。也就是說,過去16年內,中國電解鋁以每年200-300萬噸速度在增加。其背后原因是中國需求比較強勁。
她介紹,以前全球電解鋁產能增加主要來自三個地區(qū):中國、中東和印度。但現在情況有所變化,全球電解鋁產能增加主要來自中國的三個省區(qū):山東、新疆和內蒙古。原因是這三個省區(qū)在生產方面存在優(yōu)勢,成本較低。
從產能的關停速度來看,萬玲表示,2015年和2008-2009年是電解鋁產能關停比較快的兩個時期。在其他時間,尤其是2000年后,中國電解鋁產能關停比較緩慢。2000年以后,除了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電解鋁產能下降以外,其他年份幾乎每年都有兩位數以上的增速。
“2008、2009年關停主要是金融危機打擊了市場信心;2015年關停除了價格比較低迷、需求有所下降有關之外,也與供給側改革政策的推行有很大關系。”她說。
2015年,受價格低迷影響,中國關停了約385萬噸左右電解鋁產能。據介紹,這部分產能主要是一些高成本產能或網電鋁廠產能,主要集中在甘肅、青海及四川、貴州等地區(qū)。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5年關停的電解鋁產能中,有不少國企的產能。
“在過去,國企產能盡管盈利較少甚至虧損,但關停速度比較慢,這說明了供給側改革的實際推進力度有限。”萬玲說。
關閉的380萬噸電解鋁產能會不會重啟?
“短期來看,這部分產能重啟非常緩慢。”萬玲認為,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這部分關停產能本身就是高成本產能。企業(yè)擔心重啟以后供應再度過剩導致的經營虧損。其次,去年電解鋁產能關停期間,尤其去年年底時候,由于地方政府不希望這些產能進行關停,在電費上對企業(yè)作出很大讓步;但今年以來,鋁價漲了20%以上,地方政府也逐步取消電費優(yōu)惠幅度。第三,重啟資金相對比較緊張。
那么,長期來看,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未來中國電解鋁產能會否停止增加呢?
中國電解鋁產能未來還會繼續(xù)增加。”萬玲認為,雖然整體復產比較緩慢,但一些新產能仍在投產,預計今年全年新投產產能約在100-200萬噸,今年下半年第三、四季度,電解鋁產量增加將較為明顯。屆時鋁價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萬玲預計,未來5年中國電解鋁產能大概增加1000萬噸左右。這一規(guī)模不容小覷。她認為,供給側改革的發(fā)力,離不開需求側的配合:電解鋁能否在現有領域內進一步擴大消費。其需求的擴大與否主要來自幾個方面。首先是未來幾年印度、東南亞以及非洲等新興市場的需求力度。其次,鋁行業(yè)或者下游加工企業(yè)能否進行結構升級,從中低端的產品逐漸轉移到一些高端產品,或擴大中高端產品的供應量。如在建筑鋁模板中的鋁消費,未來能夠擴大很多,預計在1000萬噸以上。第三是出口情況。“國際市場對鋁消費至關重要,也是需求側能不能發(fā)力一個主要因素。”
據介紹,2015年我國鋁出口在500萬噸左右,預計2016年能夠達到600萬噸左右。
就今年鋁價走勢而言,萬玲認為,其表現或先揚后抑。“去年以來的去產能過程中,中國需求好于預期,鋁庫存持續(xù)下降,所以今年以來鋁價整體呈上揚態(tài)勢。但下半年新投產產能會給鋁價格帶來一些壓力。”
不過,來自山東、新疆和內蒙古這三個地區(qū)的新產能具有生產電解鋁的優(yōu)勢。因為許多是低成本項目,隨著這些項目逐漸投產,中國電解鋁成本重心將會下移,對外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