堿-石灰燒結法一般適用于處理氧化鋁含量比較高,鋁硅比高于3的鋁土礦。
堿石灰燒結法是在鋁土礦中配入石灰石(蘇打和石灰)、純堿、碳分母液制備生料漿,生料漿打入窯內在高溫下燒結成鋁酸鈉熟料,用水溶出熟料得鉛酸鈉溶液,鋁酸鈉溶液脫硅得精液,通二氧化碳氣體分解得氫氧化鋁,分解后的母液蒸發(fā)后循環(huán)使用。
堿石灰燒結法是在鋁土礦中配入石灰石(蘇打和石灰)、純堿、碳分母液制備生料漿,生料漿打入窯內在高溫下燒結成鋁酸鈉熟料,用水溶出熟料得鉛酸鈉溶液,鋁酸鈉溶液脫硅得精液,通二氧化碳氣體分解得氫氧化鋁,分解后的母液蒸發(fā)后循環(huán)使用。
在1200℃下燒結時,鋁土礦中的氧化鋁與碳酸鈉反應生成可溶性的鋁酸鈉,雜質氧化鐵、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鈦分別被燒結生成鐵酸鈉、原硅酸鈣和鈦酸鈣。要求燒結所得到的熟料具有適當?shù)膹姸群涂赡バ?,溶出后的赤泥沉降性好。用熟料中的氧化鋁和苛性堿的標準溶液出率來衡量熟料質量的好壞。標準溶出率就是指為了使熟料中可溶性氧化鋁和苛性堿能全部溶出而不進入泥渣的溶出率,通常要求96%。優(yōu)質熟料粒度均勻(大部分30~50mm),堆積密度1.20~1.30,黑灰色。為此,要求嚴格的控制生料漿的配制,即鋁硅比、鐵鋁比、堿比、鈣比、水分、固定碳含量及干生料的粒度;嚴格控制繞結溫度。我國采用低堿高鈣配方,熟料質量較好。
在用熱水溶出鋁酸鈉時,鐵酸鈉水解出游離苛性堿。原硅酸鈣和鈦酸鈣不溶于水,與堿溶液的反應也較弱。用稀酸溶液溶出時。可將熟料中的氧化鋁和苛性堿溶出,得到鋁酸鈉溶液,與赤泥中的原硅酸鈣、鈦酸鈣和水合三氧化二鐵殘渣分離。如果溶出制度不當,盡管熟料質量好,溶出過程也會因發(fā)生一系列二次反應而使溶出來的氧化鋁和苛性堿又進入赤泥。根據(jù)低鐵熟料的特點,我國研究出低苛性比值在80℃下二段磨料溶出流程,氧化鋁和苛性堿的溶出率都達到92%~93%,得到的鋁酸鈉溶液中含Al2O3達100g/L。
溶出時由于原硅酸鈣與鋁酸鈉溶液發(fā)生二次反應,熟料的溶出液中通常含二氧化硅達4~6g/L,硅量指數(shù)僅為20~30,需要進行專門脫硅。通常在150~170℃下的壓煮器中以水合鋁硅酸鈉形式進行一段脫硅,使硅量指數(shù)達400,再進行第二段加石灰常壓脫硅(形成水化石榴石),使硅量指數(shù)達1000以上。在經(jīng)過脫硅得到的純凈鋁酸鈉精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使溶液中的苛性堿變?yōu)樘妓釅A,降低了鋁酸鈉的穩(wěn)定性,添加一定量的晶種(晶種系數(shù)0.4~0.6),使氫氧化鋁從溶液中析出來,得到氫氧化鋁和碳酸母液。碳酸化分解的分解率為70%,分解離再高就會含Na2O太高,使產(chǎn)品不合格。